微医控股有限公司冲刺港股IPO,招股书数据显示,2022 - 2024 年公司营收增长显著,2024 年较 2023 年大幅增长 195.1%,然而,公司净利润却处于亏损状态,2024 年净亏损率仍高达 30.5%。这一增一亏的鲜明对比,背后隐藏着诸多风险与挑战,值得投资者深入关注。
主营业务与商业模式:创新模式下的机遇与风险
双轮驱动,创新业务模式
微医控股主要拥有 AI 医疗服务和线上线下医疗服务两大核心业务。在 AI 医疗服务领域,以健共体为依托,采用以签约人员为基础的打包付费模式。公共医疗保险基金设定年度预算,微医与其他健共体参与者按约定比例分享盈余或分摊亏损。例如在天津,不仅提供健康管理会员服务、云药房服务,还通过增值服务满足多样化需求。线上线下医疗服务则从免费线上预约系统起步,发展为线上线下融合的诊疗模式,目前运营六家医院,为个人和企业客户提供全方位医疗健康服务 。
这种双轮驱动的业务模式,旨在解决中国医疗体系长期存在的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公共医疗保险支出增长等难题,通过创建健共体模式,构建数字化基础设施,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具有一定创新性和发展潜力。但同时,新兴行业的不确定性、增长管理与策略执行风险、健共体模式复制难题、服务利润率下滑以及区域依赖与政策风险等,都给公司业务发展带来潜在风险。
财务数据分析:增长与亏损并存的复杂局面
营收增长显著,业务扩张成效初显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增长迅猛,具体数据如下:
年份 | 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亿元) |
---|---|
2022 年 | 13.677 |
2023 年 | 18.626 |
2024 年 | 54.965 |
2024 年上半年 | 18.181 |
2025 年上半年 | 30.805 |
2022 - 2024 年复合年增长率达 100.5%,2025 年上半年相比 2024 年上半年增长 69.4%。主要得益于健康管理会员服务的拓展,如 2023 - 2024 年,该服务收入因服务区域扩大等因素,从 3.544 亿元激增至 38.933 亿元 。这表明公司业务扩张策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增长的可持续性面临市场竞争加剧、政策变动等挑战。
净利润亏损待解,盈利能力面临挑战
公司净利润情况不容乐观,2022 - 2024 年及 2024 - 2025 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均处于亏损状态,具体数据如下:
年份 | 持续经营业务亏损(亿元) | 经调整持续经营业务亏损(亿元,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 |
---|---|---|
2022 年 | 37.819 | 9.089 |
2023 年 | 14.012 | 4.937 |
2024 年 | 16.370 | 2.491 |
2024 年上半年 | 4.297 | 1.279 |
2025 年上半年 | 6.753 | 1.307 |
虽然经调整持续经营业务亏损有所改善,但亏损问题依旧突出。亏损原因包括向投资者发行的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亏损增加,以及业务扩张过程中成本和开支的增加。公司需优化成本结构,提升运营效率,以实现盈利目标。
毛利率与净利率波动,盈利质量待提升
- 毛利率方面:各业务板块表现不一。健康管理会员服务 2022 - 2024 年及 2024 - 2025 年上半年利润率分别为 - 24.1%、12.8%、1.9%、3.8%及 0.7%,2024 年利润率大幅下降主要因业务从单一疾病管理扩展至多疾病管理。线上线下医疗服务中,线上医疗服务毛利率在 2023 年因医生薪酬问题降至 14.4%,2024 年调整后回升至 16.9%;线下医疗服务毛利率则从 2022 年的 5.8%逐步提升至 2024 年的 12.0% 。整体来看,毛利率波动较大且呈下降趋势,反映出公司在成本控制和定价策略上面临挑战。
- 净利率方面:由于持续亏损,净利率处于负数状态,2022 - 2024 年及 2024 - 2025 年上半年净利率分别为 - 276.1%、 - 79.3%、 - 30.5%、 - 23.9%及 - 21.9%,反映出公司盈利能力的薄弱,需加强成本管理,提高运营效率,以改善净利率状况。
营业收入构成多元,单一业务依赖风险显现
公司营业收入构成较为多元,健康管理会员服务收入占比在 2024 年及 2025 年上半年大幅提升,具体数据如下:
年份 | 健康管理会员服务收入占比 | 客户合约收入占比 |
---|---|---|
2022 年 | 2.9% | 42.3% |
2023 年 | 19.0% | 35.4% |
2024 年 | 70.8% | 16.5% |
2024 年上半年 | 56.8% | 22.3% |
2025 年上半年 | 77.6% | 14.6% |
健康管理会员服务已成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且占比不断上升。这表明公司在该领域的布局和发展取得成效,但也反映出公司业务对单一板块依赖度较高,若该板块出现问题,如政策变动、市场竞争加剧等,可能对整体收入产生较大影响。
其他关键要点:多维度风险需关注
关联交易:关注交易公允性
公司与关联人士订立合约安排,该安排项下拟进行的交易构成持续关联交易。尽管董事认为该交易公平合理且符合公司及股东整体利益,但仍需遵守上市规则相关规定。从数据来看,贸易性质交易中,销售商品及服务的交易额从 2022 年的 303 万元增加至 2023 年的 485 万元,2024 年进一步增至 1166 万元;购买商品及服务的交易额也从 2022 年的 171 万元增加至 2023 年的 496 万元,2024 年大幅增至 3259 万元。如此频繁且金额较大的关联交易,投资者需密切关注交易的具体执行情况和合规性,警惕利益输送风险。
财务挑战:盈利与资金压力并存
公司面临盈利压力,尽管收入增长,但持续亏损问题亟待解决。一方面,需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拓展市场覆盖范围,将成功业务模式复制到更多地区;另一方面,要加强成本控制,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开支比率。同时,公司负债净额高企,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负债净额约为 253 亿元,流动负债净额约为 258 亿元,主要归因于账面价值为 254 亿元的可赎回可转换优先股,这给公司带来较大财务压力,增加了财务风险。此外,公司在 2022 - 2024 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出,虽 2025 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 0.23 亿元,但整体来看,经营现金流出压力在过去几年较大,对公司的资金流动性和持续发展构成挑战。
同业对比:竞争压力不容小觑
按 2024 年收入计,微医集团在数字健康服务市场(不包括药品销售)及 AI 医疗健康解决方案市场均排名第一。然而,行业竞争激烈,新进入者不断涌入。公司需持续提升技术和运营能力、优化服务,以维持领先地位。虽然目前处于领先,但市场竞争的动态变化可能随时影响公司的市场地位和盈利能力。
主要客户及客户集中度:警惕客户依赖风险
公司客户主要包括当地公共医疗保险基金、企业及个人客户。业绩记录期内,来自最大客户的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占比在 2024 年及 2025 年上半年较高,分别为 70.8%及 77.6%。客户集中度较高,若与主要客户的合作关系发生变化,如客户经营状况恶化、减少订单等,可能对公司业务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公司需积极拓展客户群体,降低对单一客户或少数客户的依赖程度,以分散经营风险。
主要供应商及供应商集中度:供应稳定性存疑
招股书中未提供主要供应商及供应商集中度的相关信息。供应商的稳定性对于公司的业务运营至关重要,若供应商出现供应中断、质量问题或价格波动等情况,可能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和服务提供。缺乏这些信息,投资者无法评估公司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增加了对公司未来经营风险的担忧。
实控人、大股东、主要股东情况:股权结构透明度待提高
招股书中未提及实控人、大股东及主要股东的情况。股权结构对公司的治理、决策和发展战略有着重要影响。了解实控人、大股东及主要股东的背景、持股比例和股权变动情况,有助于投资者评估公司的稳定性、决策的导向以及潜在的利益冲突等问题。缺乏这些信息,股权结构透明度较低,可能增加投资者对公司治理和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
核心管理层:关注团队稳定性与激励效果
核心管理层在医疗、投资、运营等领域拥有丰富经验,但人员存在一定变动。例如,廖杰远先生于 2023 年 3 月辞任公司董事及董事长职务;石建明先生于 2024 年 12 月辞任公司董事等。从薪酬方面来看,不同年份各董事薪酬有一定变化,如 2022 - 2024 年,王永才先生薪酬从 861 万元增至 3827 万元,张晓春先生薪酬从 804 万元增至 3843 万元等。公司设有股份激励计划,以权益工具作为对员工、董事等服务的对价。管理层的频繁变动可能影响公司战略的连贯性和执行效率,而薪酬的较大变化以及激励机制的实施效果,也需要进一步观察,以判断其对公司长期发展的影响。投资者需关注核心管理团队的稳定性,以及激励机制是否能够有效吸引和留住人才,推动公司持续发展。
风险因素:多方面风险交织影响发展
公司面临多种风险,包括业务与行业风险,如新兴行业的不确定性、增长管理与策略执行风险、健共体模式复制难题、服务利润率下滑、区域依赖与政策风险等;财务风险,如预测与实际偏差、应收款项与信贷风险、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波动、亏损与现金流压力等;法律与监管风险,如医疗责任风险、监管合规风险、数据安全与隐私风险等。这些风险相互交织,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带来诸多不确定性,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需充分考虑这些风险。
点击查看公告原文>>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