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纳成招股书解读:研发投入翻倍,亏损扩大15.6%

烟台蓝纳成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冲刺港股IPO,其招股书披露了公司在业务、财务等多方面的情况。研发投入翻倍增长,2025年上半年较2024年同期亏损扩大15.6%,这些数据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发展态势与潜在风险,值得投资者深入探究。

业务模式:专注肿瘤诊疗放射性药物研发

聚焦肿瘤放射性药物研发

蓝纳成自2021年创立起,便专注于肿瘤诊疗放射性药物的发现、开发及商业化。公司已构建13款候选药物管线,其中诊断放射性药物7款,治疗放射性药物6款 。核心产品如18F-LNC1001、18F-LNC1005及177Lu -LNC1011,分别针对不同肿瘤的诊疗,在肿瘤精准医疗领域布局明确。

依托控股股东构建业务模式

公司核心业务围绕肿瘤诊疗放射性药物展开。研发引擎整合多项关键技术,并借助自主开发技术强化。同时,依靠控股股东东诚药业在研发、同位素供应及GMP生产能力等方面的支持,确保药物研发与生产的连续性与创新性。

财务状况:投入增长,盈利艰难

尚无营业收入

在过往记录期内,蓝纳成尚未产生任何收入。作为专注研发的生物科技公司,现阶段主要精力放在药物研发上,产品未获批上市销售,意味着公司需依靠外部融资支撑运营,对后续产品商业化进程依赖度极高。

净利润亏损扩大

时间 净利润(人民币千元)
2023年 -112,404
2024年 -118,814
2024年上半年(未经审核) -56,429
2025年上半年(未经审核) -65,160

公司自成立来持续亏损,2025年上半年亏损较2024年同期扩大。主要原因是研发投入大,且产品未商业化无收入来源。未来盈利取决于产品能否成功获批上市及商业化后的销售情况。

毛利率与净利率均无实际参考意义

因无营业收入,无实际毛利率数据。净利率为负且等于净利润率,持续为负的净利率反映公司当前盈利能力不足,亟待产品商业化盈利改善财务状况。

无营业收入构成

由于无营业收入,也就不存在收入构成情况。未来收入构成将取决于各款候选药物商业化后的销售贡献,核心产品若成功上市,有望成为主要收入来源。

关联交易:控股股东交易引关注

控股股东为主要供应商

在过往记录期内,公司控股股东东诚药业为最大供应商。2023 - 2025年上半年,从东诚药业的采购额分别占总采购额43.1%、35.9%及39.5%。

关联交易存潜在影响

与控股股东的关联交易可能影响公司独立性与交易公允性。虽公司称采购基于正常商业条款,但监管与投资者仍需关注交易定价、交易必要性及对公司财务影响,确保公司及股东利益不受损。

财务挑战:资金与盈利双重压力

研发投入持续增长

2023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成本(含资本化进行中开发成本)分别为1.17亿元、2.35亿元、1.12亿元及0.9亿元,呈增长态势。

盈利困难且不确定

因产品未商业化,无收入来源致持续亏损。未来盈利受产品研发进度、获批情况、市场接受度及竞争等多因素影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资金需求大

公司预计未来需大量资金用于研发、商业化及运营,虽现有资金及估计净额可满足短期需求,但未来仍可能需融资。若无法筹集资金,将影响研发与商业化进程。

同业对比:优势与劣势并存

竞争优势

在临床阶段放射性诊疗一体化药物数量上,蓝纳成在中国排名第一,且是少数同时开发诊断及治疗放射性药物的公司之一,践行“诊疗一体化”策略具先发优势。

竞争劣势

与部分竞争对手相比,公司在资金实力、市场份额及品牌知名度等方面可能较弱,尤其在产品商业化初期,面临市场推广与竞争压力。

客户与供应商:关注集中度风险

暂无主要客户

因产品未上市销售,暂无主要客户。

供应商集中度较高

过往记录期内,供应商主要包括CRO、CMO/CDMO等。2023 - 2025年上半年,前5大供应商采购总额分别占同期总采购额68.1%、68.2%及67.2%,其中东诚药业为最大供应商。较高供应商集中度可能使公司面临供应风险,若主要供应商出现问题,可能影响研发与生产进程,公司需优化供应商管理,降低供应风险。

股权与管理层:控股股东影响大,团队经验丰富

控股股东持股近半

截至最后可行日期,东诚药业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约43.95%,为控股股东。公司股权结构多元化,众多投资者参与多轮融资。

核心管理层经验丰富

核心管理层具备丰富生物科技及医药行业经验,部分成员曾任职于荣昌生物、恒瑞医药等知名企业,在药物研发、临床开发及商业化等方面经验深厚。控股股东的支持为公司发展提供资源与保障,但高度集中股权可能使控股股东对公司决策产生重大影响,需关注其决策是否符合全体股东利益。核心管理层经验丰富,有望助力公司研发与商业化进程,但行业竞争激烈,人才流失风险需关注。

风险因素:多方面风险不容忽视

研发风险

临床药物开发漫长、成本高且结果不确定,候选药物可能无法成功完成临床开发、获得监管批准或实现商业化,如临床试验可能因多种原因延迟、暂停或终止,导致成本增加与商业化延迟。

市场竞争风险

行业竞争激烈,竞争对手可能开发出更先进或有效的产品,使公司处于劣势,且技术变革快,公司需不断投入研发以保持竞争力。

生产与商业化风险

核医学药物制造复杂且受高度监管,公司可能面临生产困难,如无法获得足够放射性同位素供应、生产设施故障等。商业化方面,产品市场接受度不确定,若无法建立营销及销售能力或与第三方达成协议,可能无法产生产品收入。

知识产权风险

公司商业成功依赖知识产权保护,若无法获取、维护、执行知识产权,或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将影响产品开发与商业化。

财务风险

公司过往无收入且持续亏损,未来可能继续亏损,面临流动资金风险。若无法按预期筹集资金,可能需推迟、限制或取消研发及商业化工作。

点击查看公告原文>>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相关推荐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