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森招股书解读:营收增长103.2%,净亏损率降876.2%,风险几何?

聚焦癌症早筛的主营业务与商业模式

专注癌症早筛,搭建一体化平台

艾米森成立于2015年1月,专注早期癌症检测,战略聚焦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癌症,率先开发基于甲基化的早期癌症检测技术。公司构建了集研发、临床开发及商业化能力于一体的综合早期癌症检测平台,拥有涵盖多种癌症类型的产品管线。核心产品为针对肝癌的艾馨甘和针对尿路上皮癌的艾光乐等。通过直销和经销商网络,产品覆盖医学检测实验室、私人体检中心、公立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等。这种商业模式,以研发为核心驱动力,借助多元化销售渠道推广产品,致力于在癌症早筛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财务关键数据解读

营收显著增长,增幅超100%

公司营业收入增长态势明显。数据如下:

时间 营业收入(人民币千元) 同比变化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 3,20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 6,513 103.2%

从数据可见,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较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营业收入从3205千元增长至6513千元,增幅达103.2%。主要得益于产品销售额上升以及许可及合作协议产生的收入贡献。这表明公司产品市场需求在增加,市场推广策略取得一定成效。

净利润持续亏损,关注盈利前景

时间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期间亏损及全面亏损总额(人民币千元)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 - 67,922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 38,630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 - 13,906

公司处于亏损状态,2023 - 2025年上半年亏损额分别为67922千元、38630千元和13906千元。主要因研发项目成本及运营相关的销售、一般及行政开支较高。虽然亏损幅度有所收窄,但盈利前景仍需关注,公司需平衡研发投入与盈利之间的关系。

毛利率波动上升,成本控制见成效

时间 毛利率
2023年 36.8%
2024年 56.9%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 54.7%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 75.9%

公司毛利率呈波动上升趋势,2023 - 2025年上半年从36.8%升至75.9%。2024年因优化生产团队致成本效益提高,毛利率升至56.9%;2025年上半年因部分产品生产成本低、成本控制及规模经济效益,毛利率进一步提升。这反映出公司在成本控制和产品盈利能力方面有所成效。

净利率持续为负,盈利能力待提升

时间 净利率(净亏损率)
2023年 - 1089.7%
2024年 - 533.7%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 - 213.5%

净利率持续为负,2023 - 2025年上半年分别为 - 1089.7%、 - 533.7%、 - 213.5% 。尽管营收增长,但成本和费用的控制仍需加强,以实现盈利。这表明公司目前盈利能力不足,需进一步优化成本结构,提高运营效率。

营收构成多元,核心产品作用渐显

公司收入主要来自销售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的产品,如艾长康、艾长健、艾思宁及艾馨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产品销售收入占比98.6%。其中,随着新产品获批商业化,艾馨甘、艾长健及艾思宁的销售收入分别增加人民币0.02亿元、人民币0.01亿元及人民币0.01亿元 ,显示核心产品对营收增长的推动作用。且各产品销售占比在2023 - 2025年有波动,反映市场需求及公司推广策略调整。

年份 艾长康 艾长健 艾思宁 艾馨甘 其他产品
2023年 72.3% - - - 27.7%
2024年 72.2% 3.8% 0.2% 1.0% 21.6%
2025年上半年 21.8% 23.4% 14.0% 33.7% 5.6%

关联交易情况解读

与凯普生物合作,关注潜在影响

2018年5月,公司与凯普生物订立技术合作协议,授予凯普生物在中国境内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早期宫颈癌检测产品艾宫舒的专利、专利申请及技术知识的独家权利,自艾宫舒取得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后为期十年。凯普生物为公司的资深投资者之一,此类关联交易需关注其对公司独立性及财务状况的潜在影响。关联交易对营收有一定贡献,且交易按正常商业条款进行,但仍需关注对关联方销售依赖等问题。

财务挑战解读

过往负债净额,资金压力曾较大

截至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公司分别录得负债净额人民币1.77亿元及人民币2.16亿元,主要源于对财务投资者的赎回负债。虽在2025年6月30日恢复净资产状况,但过往的负债净额状况显示公司曾面临较大资金压力。这提示公司在资金运作和财务规划上需更加谨慎,避免再次陷入高额负债困境。

经营现金流出,稳固资金链迫在眉睫

在过往记录期间,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分别为人民币0.43亿元、人民币0.23亿元及人民币0.08亿元,主要因公司的除税前亏损。这表明公司在运营过程中,资金流出明显,需稳固资金链,确保运营资金充足。公司需优化经营策略,提高盈利能力,以改善现金流状况。

同业对比解读

技术产品有优势,竞争压力仍大

公司在技术上有一定优势,如艾馨甘是全球首款基于qPCR技术的肝癌检测试剂,艾光乐采用新型甲基化生物标志物。在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数量及注册专利数量方面位居中国早期癌症检测领域首位。不过,同业竞争激烈,部分竞争对手在研发、资金等方面实力雄厚,公司需持续创新以维持优势。相比大型竞争对手,公司营收规模小,在资金实力、生产规模和品牌影响力上有差距,限制市场拓展和研发投入。

主要客户及客户集中度解读

客户集中,警惕依赖风险

截至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自五大客户产生的收入总额分别占收入的69.3%、73.2%及76.7% ,对大客户依赖度较高。若主要客户流失或削减采购额,将对公司收入产生不利影响。2025年上半年对最大客户销售额占总营收23.8%,客户集中增加经营风险,公司需维护现有客户,拓展新客户,降低客户集中度风险。

主要供应商及供应商集中度解读

供应商情况未明,关注供应稳定性

招股书未明确提及主要供应商及供应商集中度相关内容,需关注公司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及供应商议价能力对成本的影响。虽未披露,但从行业普遍情况看,若供应商集中,可能致供应中断、价格波动风险。公司应加强供应链风险管理,寻找替代供应商,确保原材料稳定供应。

实控人、大股东、主要股东情况解读

张博士为核心,关注决策影响

公司控股股东为张良禄博士通过武汉昶晟、武汉艾米尼森及武汉未艾等员工激励平台控制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的一定比例。这种架构有助于稳定公司治理,且员工激励平台可激发员工积极性,但需关注控股股东决策对公司的影响。实控人及大股东在公司战略规划、决策制定中有重要影响力,需关注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等损害中小股东利益行为。

核心管理层情况解读

专业经验丰富,激励机制待优化

公司管理团队汇聚业内资深人士,在肿瘤诊断、分子生物学、监管策略及商业化领域有深厚专业知识。研发团队由28名成员组成,75.0%持有学士或以上学位,由张良禄博士及董兰兰博士领导,团队成员在科研和学术方面成果显著,为公司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公司以薪金、花红等形式向管理层提供酬金,薪酬参考市场水平及个人表现。2025年8月实施员工激励计划,通过员工激励平台间接持股,但激励范围和力度可进一步优化,吸引留住人才。

风险因素解读

产品研发与商业化风险并存

  1. 研发不确定性:新产品研发需投入大量时间和资金,且受临床试验结果、政府政策和批准等因素影响,存在研发失败或延迟的风险。如公司虽有多款产品在研,但能否成功完成开发并获批上市存在不确定性。
  2. 商业化挑战:核心产品未来销售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如医院、医生认可程度,市场竞争导致价格下行压力,专利保护届满等。若产品无法达到预期销量、定价水平或利润率,将对公司业务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市场竞争风险严峻

  1. 竞争激烈:早期癌症检测市场竞争激烈,竞争对手可能开发出更有效、方便或便宜的产品,抢占市场份额。且部分竞争对手在研发、资金等方面具有优势,公司面临较大竞争压力。
  2. 客户依赖风险:公司对少数大客户依赖度较高,若主要客户流失或采购额减少,将对收入产生不利影响。

法规与监管风险需重视

  1. 法规变动:肿瘤测试行业及医疗器械行业法规政策不断发展变化,可能增加公司运营成本、加剧竞争,若公司无法跟上政策变化,可能导致合规和经营成本增加。
  2. 监管批准风险:产品商业化前需获得监管批准,过程漫长、昂贵且不确定,若无法及时取得或维持批准,将影响产品上市及公司收入。

点击查看公告原文>>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相关推荐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