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因药业招股书解读:净利润扭亏110.8%,研发开支降31.3%

靖因药业作为一家全球临床阶段生物技术公司,其招股书披露的财务数据及业务信息,为投资者展现了公司发展的关键脉络。净利润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研发开支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下降31.3% ,这些数据背后的业务模式、市场潜力与风险值得深入探讨。

专注siRNA疗法的业务模式

聚焦三大疾病领域的战略布局

靖因药业专注于siRNA疗法,在凝血功能障碍、心脏代谢疾病与肥胖症三大领域展开布局。在凝血功能障碍领域,核心产品SRSD107是潜在同类首创的靶向凝血因子XI的siRNA药物,与CRISPR Therapeutics开展全球共同开发及商业化合作;心脏代谢疾病领域,关键产品SRSD216靶向Lp(a),目前处于IIa期试验;肥胖症领域,SRSD384靶向INHBE,正推进IND申报。公司通过专有技术平台及全球合作网络,致力于开发同类首创与同类最优siRNA疗法,满足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

依赖合作研发的商业模式

公司以三大潜在重磅产品管线组合、专有siRNA技术平台及全球合作网络为战略基石。业务发展战略是保留对核心产品及其他主要产品的全部或大量经济权益,例如与CRISPR Therapeutics AG联盟共同开发SRSD107 ,并借此获得资金与里程碑付款。同时通过自主研发的PEPR平台及肝外递送技术推进研发项目,发挥中美团队优势,加速研发管线推进。

尚未实现营收的现状与未来

暂无营收,商业化是关键

靖因药业目前处于临床阶段,尚无营业收入。未来营收完全取决于候选药物的成功开发、监管批准及商业化。像SRSD107、SRSD216等产品若能获批上市,将为公司带来收入。然而新药研发风险极高,能否成功商业化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时间 营业收入(人民币千元) 变化情况
2023年 0 无收入
2024年 0 无收入
2024年上半年(未经审计) 0 无收入
2025年上半年(未经审计) 0 无收入

净利润扭亏的背后

非经常性收益致盈利,持续性待考

时间 净利润(人民币千元) 变化情况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 -159,171 亏损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 34,461 转为盈利,扭亏幅度约110.8%

靖因药业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录得亏损,而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转为盈利。盈利主要归因于与CRISPR合作中收到CRISPR股份带来的公允价值收益等非经常性收益。公司经营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未来盈利持续性存疑。

毛利率与净利率的分析

无营收致毛利率无意义,净利率波动大

因无营业收入,公司当前毛利率无实际意义。未来毛利率将受产品成本、定价及市场竞争影响。若产品商业化成功,有效控制成本并合理定价,有望获得较高毛利率。

由于净利润波动大,净利率也相应大幅波动。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因非经常性收益转正,但未来若缺乏持续盈利支撑,净利率可能再次下滑。

时间 净利率(%) 变化情况
2023年 -100
2024年 -100
2024年上半年(未经审计) -100
2025年上半年(未经审计) 数据需结合具体收入计算(因前期无收入)

尚未形成的营收结构

暂无营收,结构待产品商业化后形成

目前无营业收入,未来营收结构将取决于各产品商业化后的销售贡献。不同产品市场需求、竞争格局不同,对营收贡献存在差异。

关联交易的收益与风险

与CRISPR合作,机遇与风险并存

靖因药业与CRISPR Therapeutics AG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商业化产品。CRISPR支付首付款并发行股份,双方按50 - 50分成。此类关联交易为公司带来资金与合作机会,但也可能因合作方问题影响公司发展,如合作方研发进度、市场推广不力等。

研发投入大的财务挑战

研发开支下降,仍需大量资金支持

靖因药业面临研发投入大的挑战。2023年、2024年研发开支分别为人民币2.33亿元、人民币2.13亿元。虽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研发开支下降31.3%,但未来推进产品临床开发仍需大量资金。公司短期内盈利困难,需持续融资支持运营。

年份 研发开支(人民币百万元) 变化情况
2023年 233.4 -
2024年 213.3 下降约8.61%
2025年上半年(未经审计) 数据未完整披露,较2024年上半年下降31.3% -

同业竞争中的优势与挑战

竞争激烈,凸显差异化优势

在siRNA疗法领域,靖因药业面临众多竞争对手,包括大型制药公司、专科制药公司等。与同业相比,公司凭借专有技术平台、潜在同类首创或同类最佳产品具有一定优势。如SRSD107的低给药频率、高特异性等特点,使其在抗凝治疗领域具有差异化竞争力。

客户与供应商情况

暂无客户,供应商集中需防风险

因处于临床阶段,暂无实际客户。商业化后面临客户开发与集中度过高风险。若客户集中,可能因个别客户流失对公司营收产生重大影响。

公司主要供应商包括CRO及CDMO,往绩记录期内对前五大供应商依赖度较高。虽2025年上半年集中度有所下降,但仍需防范因供应商问题导致的供应中断风险。

年份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 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
2023年 83.1% 78.1%
2024年 78.2% 52.2%
2025年上半年 47.6% 22.8%

股权结构与管理层情况

股权相对集中,管理层经验丰富

截至2025年9月26日,OrbiMed Asia及OrbiMed U.S.分别持有公司约20.23%权益,构成一组控股股东。股权相对集中,控股股东决策对公司影响大,需关注其战略决策及潜在利益冲突。

公司核心管理层由行业资深人士组成,平均在跨国制药及生物技术公司拥有超25年经验。薪酬包括薪金、津贴、奖金等,部分高管持有购股权。激励机制有助于吸引和留住人才,但需进一步完善以更好激发管理层积极性。

不容忽视的风险因素

多类风险并存,投资者需谨慎

靖因药业面临多种风险。研发风险方面,新药研发成功率低,临床试验可能失败或延迟。市场风险方面,竞争激烈,产品商业化后可能面临市场推广困难、市场份额难以扩大等问题。知识产权风险方面,专利申请可能被驳回,存在侵权风险。监管风险上,医药产品研发、商业化受严格监管,若候选药物未能取得监管审批,公司业务将受严重损害。商业化风险中,与第三方合作商业化可能面临无法找到合适伙伴、无法实现预期协作等问题。 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公司研发进展、市场竞争及财务状况,谨慎做出投资决策。

点击查看公告原文>>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相关推荐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