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都科技冲刺港股IPO,其招股书披露了公司业务、财务等多方面关键信息。从数据来看,公司营收增长显著,但净利率下滑明显,背后潜藏诸多值得投资者关注的因素。
业务与模式:多元布局,技术驱动
主营业务:聚焦智慧交通与数字化升级
佳都科技构建了覆盖智慧轨道交通及智慧城市交通的城市群立体交通核心业务体系,并延伸出企业数字化升级服务板块。在智慧轨道交通领域,打造了涵盖自动售检票系统、屏蔽门系统等核心系统的技术产品生态链,并创新性推出AI驱动型一体化解决方案;在智慧城市交通管理方面,以IDPS智慧交通发展理念为引领,打造完整产品矩阵。企业数字化升级解决方案则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ICT基础设施与智能平台及维护服务。
商业模式:直销分销结合促推广
公司通过专业销售和市场团队推广产品,针对智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和智慧城市交通管理解决方案,通常直接签约终端用户;企业数字化升级解决方案业务则采用直销和分销混合模式,既服务于企业终端用户及系统集成商,也向ICT分销商销售ICT产品。
财务表现:营收增长,盈利指标波动
营业收入:半年增长65.2%
时间 | 营业收入(人民币千元) | 同比变化 |
---|---|---|
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 | 2,977,525 | - |
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 | 4,919,411 | 65.2% |
公司营业收入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2,977,525千元增长至2025年同期的4,919,411千元,增幅达65.2%,增长势头迅猛。这主要得益于智慧城市群立交通解决方案和企业数字化升级解决方案业务的收益贡献增加。
净利润:由亏转盈但盈利水平下滑
时间 | 净利润(人民币千元) | 同比变化 |
---|---|---|
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 | -192,636 | - |
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 | 135,736 | -62.5%(由亏转盈,但对比盈利水平仍下滑明显)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录得净亏损192,636千元,2025年同期实现盈利135,736千元。但对比盈利水平,与过往盈利年度相比,仍呈现出大幅下滑态势。盈利波动与公司业务发展、市场环境及投资收益变化相关。
毛利率:下降37.9%
时间 | 毛利率 | 同比变化 |
---|---|---|
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 | 13.2% | - |
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 | 8.2% | -37.9% |
毛利率从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3.2%降至2025年同期的8.2%,下降了37.9%,主要因产品及服务组合变动,部分项目成本上升。如2025年上半年智慧城市轨道交通解决方案交付项目成本较高,导致该板块毛利率从31.0%降至19.8%,反映出公司产品或服务的盈利能力面临挑战。
净利率:下滑62.5%
时间 | 净利率 | 同比变化 |
---|---|---|
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 | -6.5% | - |
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 | 2.8% | -62.5%(由负转正,但对比盈利水平仍下滑明显) |
净利率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 -6.5%变为2025年同期的2.8%,虽由负转正,但与过往盈利年度相比,下滑幅度高达62.5%。尽管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下降,但其他因素综合作用使净利率提升。
营业收入构成:企业数字化升级业务占比提升
业务 | 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人民币千元) | 占比 | 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人民币千元) | 占比 | 变化情况 |
---|---|---|---|---|---|
智慧城市群立体交通 - 智慧城市轨道交通解决方案 | 870,813 | 29.2% | 1,087,871 | 22.1% | 占比下降7.1个百分点 |
智慧城市群立体交通 - 智慧城市交通管理解决方案 | 18,490 | 0.6% | 76,625 | 1.6% | 占比上升1个百分点 |
企业数字化升级解决方案 | 2,030,102 | 68.2% | 3,670,994 | 74.6% | 占比上升6.4个百分点 |
其他 | 58,120 | 2.0% | 83,921 | 1.7% | 占比下降0.3个百分点 |
企业数字化升级解决方案收入占比从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68.2%提升至2025年同期的74.6%,成为推动营收增长的重要力量,反映公司业务重点调整与市场需求变化。
潜在风险:多方面挑战待解
市场竞争:对手林立压力大
城市交通及企业数字化升级的人工智能和数字解决方案市场竞争高度激烈。公司不仅要与其他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竞争,还要应对传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及新进入者的挑战。尽管公司具备一定优势,但竞争加剧可能导致销售减少、价格下调、利润率下降及市场份额流失。
技术迭代:研发投入需见效
所处行业技术快速迭代,公司需不断投入研发以跟上技术发展步伐。若无法及时升级技术,可能导致产品和服务过时,失去竞争力。研发开支未必能产生相应效益,开发活动存在不确定性,且将研发成果商业化也可能面临困难。2022 - 2024年研发开支分别为2.36亿元、2.66亿元、2.56亿元,2025年上半年为1.18亿元。
客户供应商集中:依赖带来风险
公司对前五大客户和前五大供应商存在一定依赖。2022 - 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合同资产总额中应收最大客户款项占比分别为12.3%、24.4%、24.7%、26.5%;应收五大客户款项占比分别为31.7%、38.1%、43.7%、44.7%。若主要客户缩减或终止业务关系,或主要供应商出现供应中断、质量问题等情况,可能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法律法规:合规成本或增加
人工智能的开发、使用及应用在中国受到不断演变且广泛的监管,数据安全、隐私及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也在持续变化。公司若未能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可能面临重大法律、财务及运营后果,合规成本也可能随之增加。
关联交易:关注定价与独立性
佳都科技与佳都集团及其附属公司存在多项关联交易,包括采购产品及服务、采购物业管理服务、销售产品及服务等。虽公司称关联交易按公平基准进行,对经营业绩无重大扭曲,但仍需关注交易定价合理性及对公司独立性影响,若关联交易处理不当,可能损害股东利益。如向佳都集团关联人士采购产品及服务,2022 - 2024年交易金额分别为2430万元、2860万元、3120万元,2026 - 2028年预计年度上限分别为1.17亿元、1.37亿元、1.57亿元。
佳都科技在业务拓展上有积极表现,营收增长显著,但净利率下滑、盈利指标波动以及面临的多方面风险,都为投资者敲响了警钟,投资决策需谨慎考量。
点击查看公告原文>>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