孚能科技主要股东和高管接连减持 变更实控人后营收规模加速萎缩

孚能科技近日公告,公司副总经理王志刚,因个人资金需要,计划自2025年10月23日起的三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10万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0.0082%。这是孚能科技近期一系列股东减持行动中的最新一例。

作为公司高管,王志刚目前持有40万股孚能科技股份,本次减持数量不超过其持股总数的25%。此次减持计划看似规模不大,但发生在孚能科技连续五年半亏损、营收大幅下滑的敏感时期,引发市场关注。

今年8月7日,上杭兴源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宣布计划减持不超过2423.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9832%。这已是该股东自2021年11月以来的多次减持行动。

数据显示,上杭兴源最初持有孚能科技5984.89万股,占总股本的5.59%。经过连续减持,该股东已累计套现约10.48亿元。

股东减持名单远不止于此。2023年7月,香港孚能及其一致行动人宣布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减持公司总股本5%的股份。随后,江西立达、北京立达、共青城立达、深圳立达等多家股东也相继宣布减持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孚能科技发生了控制权变更,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广州市人民政府。控制权变更后,原有股东的减持步伐似乎并未减缓。

股东们纷纷减持套现的背后,是孚能科技持续亏损的经营现状。

根据2025年半年度报告,孚能科技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3.53亿元,同比下降37.58%,成为主要锂电上市公司中唯一营收下滑的企业。净亏损1.62亿元,虽然亏损同比缩小14.92%,但这已是公司连续第五年陷入亏损困境。

从单季度表现看,孚能科技第二季度营收仅20.28亿元,同比下降49.92%,显示出经营状况加速恶化的趋势。更令人担忧的是,公司自2020年7月上市以来,累计亏损额已达到45亿元。

纵观孚能科技2025年的业绩表现,第一季度净亏损1.52亿元,第二季度亏损额有所收窄,但整体盈利能力仍未改善。

在营收下滑的同时,孚能科技的存货问题愈发突出。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存货余额达35.65亿元,同比增长58%,存货周转天数升至149.27天,同比上升71%。

存货周转天数的大幅增加,意味着公司产品流动性减慢,可能存在销售不畅或产品竞争力下降的问题。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同行业多数企业上半年营收均实现增长。

一面是存货积压,另一面是孚能科技仍持续扩产带来的产能闲置问题。公司在赣州和广州基地的设计产能各为15GWh,预计2025年下半年陆续投产。但上半年营收大幅下滑表明,产能利用率可能不足。

孚能科技也在财报中承认:“今年上半年新增产能处于产能爬坡和良品率提升阶段”。

2025年1月,孚能科技发生重大控制权变更,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成为新的控股股东,广州市人民政府成为实际控制人。国资入主后,孚能科技获得了资金支持、财务协调、研发合作等多维度赋能。

然而,国资背景并未能立即扭转公司的经营困境。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仍大幅下滑,且第二季度表现较第一季度进一步恶化。

面对固态电池产业化需要巨额资金支持的行业趋势,如何平衡技术投入与盈利能力,成为新控制方面临的重大挑战。孚能科技至今未能证明其可持续盈利的能力。

在客户拓展方面,孚能科技表示与奔驰、Siro等战略客户的合作持续深化,并已获得多家头部客户的定点,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但这些合作能否扭转公司经营困局,尚需时间检验。

面对固态电池产业化的机遇,孚能科技需要解决的不仅仅是资金问题,更是如何将技术转化为可持续盈利的能力。

注:本文创作借助AI工具收集整理市场数据和行业信息撰写成文。

相关推荐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