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工业报记者 郭宇
新一轮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落地之际,以“高端绿色、智慧未来”为主题的第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及矿山机械展览会BICES 2025金秋九月在北京拉开序幕。BICES 2025作为工程机械的重要展示平台,集中展现行业发展成果。2025年恰逢“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谋篇的关键承启期,“稳增长”也随之成为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核心。
来源:摄图网
稳增长动能强劲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会长苏子孟在展会开幕式上表示,BICES 2025作为行业风向标,集中亮相的“国之利器”与明星产品,不仅彰显了行业“十四五”以来的发展成就,更以技术突破、市场拓展、产业链协同的多重合力,为行业稳增长注入强劲动能。
“十四五”以来,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取得巨大成就,创新发展已成为核心增长动力,工程机械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在众多领域取得突出的应用成果,产业链供应链的全面升级,重大技术装备实现新的突破,贸易出口跨越式增长,为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十五五”期间高质量发展,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奠定良好的基础。
工程机械行业整体规模保持稳健,头部企业竞争力持续增强,徐工、三一重工、临工等龙头企业海外收入占比显著提升,印证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BICES 2025各大工程机械企业的表现可以看出,从核心零部件自主可控到全链条协同创新,工程机械行业产业链的稳定,既是应对内外环境变化的 “压舱石”,更是支撑行业稳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底气。
国之利器大显身手
此次展会聚焦四大主题,绿色发展主题馆、大国重器主题展馆、高端配套与强基主题馆和智能化工业互联网主题馆。其中大国重器主题展馆堪称“国之利器”的重型装备集结地,集中展示了用于国家重大工程的特种装备。每一套装备都承载着自主创新、科技强国的重要使命,把“产业报国”四个字写进那些钢筋铁骨之中。
记者走进大国重器主题馆,看到一台台平台车伸展长臂宛如钢铁巨鸟,引得观众抬头惊叹,科技感与力量感扑面而来。此次展会上,观众不仅能远观,还可登上各类工程机械亲身体验,近距离感受新车型的现场作业。在互动活动中,大家围坐一旁,翘首以待这些“大家伙”一展身手。
来源:摄图网
开展当天上午,记者见证徐工无人驾驶新能源“挖装运”成套化设备进行了精彩的动态展演。徐工新能源汽车销售负责人陆焱兵在动态演示区跟中国工业报记者介绍:“此次现场展示全是电动机型”。
记者看到,这几台电动无人设备配合得非常默契,挖掘机精准挖料,装载机高效转运,换电自卸车有序穿梭,就像一支训练有素的施工机器人队伍。配合“5+1”换电站和320kW超充桩,车辆几乎不停歇,施工节奏紧凑。记者更直观的感受是——这里几乎听不到传统柴油设备的轰鸣声,空气里也没有刺鼻的尾气,现场干净又安静,真正让人感受到“无人化+电动化”带来的绿色施工。
在应急救援展区,步履式挖掘机与消防机器人联动作业,展示在极端环境下的设备协同能力。
展台上,徐工还通过智能化集群设备,为客户展示了绿色、高效、安全的三重提升研发成果,利用数字化技术护航产品的全生命周期。
正如徐工机械总裁、党委副书记陆川在开幕式致辞中所说,当前,工程机械的电动化、智能化已是大势所趋,也是驱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徐工深刻洞察这一趋势,立足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全球化、服务化转型升级,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绿色、智能、高效的全方位解决方案,携手伙伴共同开拓人工智能时代新蓝海。
明星产品聚焦绿色智能
记者了解到,山东临工携多款高端设备亮相BICES 2025,展现其在节能高效与智能化领域的最新成果。
本次临工参展的设备,多采用优化动力系统和结构设计,显著降低能耗,在保障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其智能控制系统,实现精准操作和高效作业,大幅提升操作便捷性与安全性。
记者在大型挖掘设备区域看到E6950H液压挖掘机作为山东临工的明星产品,凭借563kW大功率发动机及智能液压系统,在维持强劲动力输出的同时实现有效节能。临工工程师司忠国向中国工业报记者介绍了ME106液压挖掘机。他表示,这款成熟的产品已经有稳定的年销量,动力可以提升10%,可确保高效可靠作业。
新能源装载机是山东临工响应绿色发展的又一力作。记者在现场看到,电动装载设备区域的L975HEV侧卸式装载机,专为隧道、矿山等密闭工况研发,真正实现零排放施工。“该设备动力性强,可轻松应对多种复杂工况”,现场人员向记者介绍。
在BICES 2025的舞台上,太重、中联重科、铁建重工等行业巨头各展所长,共同勾勒出工程机械行业绿色智能的发展图景。
太重集团以“太重之约械逅美好”为主题,展现了改革、创新与全球化布局的卓越成就。展会现场记者感受到了400吨履带液压挖掘机TZ4000D体量带来的震撼。
铁建重工亮出在隧道掘进、矿山装备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在铁建重工的参展产品中,包括我国自主研制最大直径盾构机“江海号”、国产首台16米级超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全球首台纯电动高原型全电脑三臂凿岩台车、滚刀式岩石掘进机等产品,展示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成果。
产业链协同发力
从BICES 2025可以看出工程机械行业产业链展现出强劲的稳定性与韧性,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制造,再到配套服务,各环节协同发力,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作为龙头配套企业,BICES 2025潍柴举行了“潍柴动力国之重器——全系列矿山动力产品解决方案发布会”。凝聚潍柴领先技术成果的柴油、甲醇、天然气等多元燃料,直驱、纯电、混动等多种路线的矿山动力集中亮相。潍柴还现场发布了全新推出的12M25矿山动力产品。
作为M系列家族的新成员,潍柴12M25可适配90-100吨机械传动矿卡、165吨挖掘机等,在可靠性、动力性、经济性等方面实现了全方位突破。
苏子孟表示,当前,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自主化”是必然趋势,而自主创新正是推动这一趋势的核心引擎。希望潍柴持续深化核心技术研发,巩固多元动力创新优势,带动产业链协同创新,共同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多元适配”的产业生态。同时,他期待,更多企业以潍柴为榜样,始终将自主创新置于发展首位,聚焦“卡脖子”技术攻坚克难,推动中国工程机械真正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引领”的跨越。
记者注意到,参展企业的精彩表现共同描绘出工程机械行业以绿色为底色、以智能为引擎的发展新蓝图,在BICES 2025的平台上,为全球客户呈现中国工程机械的硬核实力与创新魅力。
海外市场潜力释放
BICES 2025作为行业交流平台,不仅促成核心技术与市场需求对接,还推动国内外产业链资源整合,助力中国工程机械企业与全球供应商、采购商建立稳定合作关系,让产业链在全球化布局中更具韧性。在此次工程机械展上,千余家参展企业吸引了全球各地采购商的关注。据参展企业透露,已有来自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采购商计划签订2026年订单,单家企业预计签约金额可达50亿元人民币,彰显出中国工程机械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强劲竞争力,其中海外市场已成为行业销量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
来源:摄图网
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海外市场已经成为行业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2025年1-8月,全行业进出口贸易额403.98亿美元,同比增长11%,其中出口金额高达385.97亿美元,同比增长11.4%,远超18亿美元的进口金额,贸易顺差优势持续扩大。
龙头企业已经在海外形成了稳定的市场并拥有了稳定客户。同时,国际巨头也看好中国市场潜力,美国卡特彼勒在进入中国50周年之际,在展会上不仅推出专为中国市场设计、适应高海拔作业的百吨级超大型液压挖掘机,更明确表示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形成国内外市场双向赋能的良好格局。
新一轮增长周期开启
今年以来,在内外需的协同拉动下,产品销量逐步回升,企业营收持续向好,工程机械行业正逐步走出调整阶段,迈入新一轮高质量增长周期。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专家在展会上对行业进行了预判——尽管国际形势严峻复杂,外部不利影响增多,但我国工程机械的技术、产品与服务已获得国际市场广泛认可,叠加企业海外业务布局的完善升级,今年全行业出口额仍将保持较高水平。这一判断并非空穴来风,2025年以来,行业电动升降平台渗透率已达92.5%,智能装备研发与核心零部件突破成效显著,为稳增长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在BICES 2025上提出稳定产业的建议。
首要建议企业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通过服务扩大内需战略,释放新产品研发动能,同时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落实人才发展战略,让行业在技术迭代与产能保障上双管齐下。
在国际化发展方面,协会建议深化国际化布局,推动上下游协同出海,在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挖掘潜力,在欧美市场实现产品结构性突破。
针对行业曾面临的“内卷式”竞争,协会也给出了破局方向,全行业需统一共识,通过规范行为、强化品牌建设破解困局,在提升产品质量与服务的同时践行社会责任,构建健康生态。
在产能扩张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核心是加速技术创新,聚焦中高端产品,捕捉新能源、市政更新等新场景需求,推进“机器换人”。这种理性发展思路,避免了资源浪费,让行业增长更具可持续性。
综合来看,从技术创新到政策支撑,从海外拓局到生态构建,工程机械行业的稳增长路径已清晰可见。在政策的引领下,叠加企业自身的积极作为,行业不仅能在当前复杂环境中实现稳增长,更能为“十五五”时期的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持续为工业经济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