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最可怕的,不是剩女增多,而是踏实过日子的普通男开始退场了

如果所有男人都拒绝结婚,最先慌的是谁?

要我说,就是那些既骂着男人没一个好东西,又盼着找个老实人嫁了的普通女性!

因为当男性彻底躺平,她们连被挑选的机会都没了。

这些年,极端性别主义烧掉了婚恋市场最后一点理性。

当部分女性喊着把结婚不是精准扶贫,男人必须付出所有才叫爱,彩礼越高越有面子这种话时,越来越多的男性开始觉得进入婚恋市场注定是一场"亏本买卖"

于是,责任被异化成压榨,那些本想认真过日子的普通男人开始退场了,而这种退场,是整个婚恋生态的崩塌,最终受伤的也有普通女性。

极端性别主义让男人“及时止损”

当一个人长期处于付出得不到正向反馈,反而被指责的境地中,大脑会自动启动止损机制,即与其继续被消耗,不如及时抽身

这种心理学效应,其实解释了为什么越来越多男人说不想结婚,开始摆烂了。

认识一个朋友,前两年相亲认识个女孩。

让他震惊的是,第一次见面就被要求买点什么礼物,他自然委婉拒绝。

没想到对方居然嫌他小气,说“连这点钱都舍不得,还想处对象?”

后来他给买了,两个人发展了一段时间,谈及婚嫁之事,对方却说"我闺蜜结婚,她老公送了套首付,你至少得有套全款房吧?"

就因为这句话,两人闹掰了。

朋友呢,虽然不是大富贵,但也不缺钱。

可在相亲的这个女生眼里,男人所有的努力都是应该的,所有的付出都是廉价的,既然如此,男人为什么还要跳进她这个坑?

正如这个哥们最后说的,“我不是没钱,是觉得像在被抢劫。”

最后,他彻底伤心了,一个人过日子,常说“一个人生活每月花五千,剩下的钱能定投能旅行,不用看谁脸色,不用被人挑刺,多舒服呀。”

其实,他这样的普通男性,本来也是想恋爱结婚的,就是那种极端性别主义,就是被讽刺为“田园女权”的思想,让他失望了。

某婚恋平台调查数据显示,男性平均婚恋支出是女性的3.8倍,这些支出更是被女性视为理所当然的

让人扎心的是,当男性提出共同承担时,往往会被贴上抠门的标签,有人就总说,"你是男人,你就该多花钱,不然算什么男人?”

这种性别绑架式付出,就触发了男性的心理防御机制,产生了劣币驱逐良币,你越认真付出,就越被当成冤大头,于是清醒过来的男人只会做一件事,退出这场游戏。

极端性别主义的源头

现在产生的极端性别主义,有人说源于女权运动,但其实,是源于歪曲的女权。

真正的女权运动,从诞生之初就带着“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基因。

它追求的从来不是女性对男性的凌驾,恰恰是打破女性的依附,让每个人都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比如那些为职场平等奔走的斗士,她们争取的同工同酬,建立在同劳同责的基础上,她们反对女性做同样的工作拿更少的钱,但也拒绝女性只拿钱不担责的特殊待遇。

对她们而言,权利的本质是可以选择,义务的意义是为选择负责,二者从来都是一体两面的,更多的权利也是更多的义务。

反观那些被称作“田园女权”的论调,却彻底扭曲了这种平衡。

她们把女权变成只进不出的特权,在这套逻辑里,权利是我该得的,义务是你该做的。

她们喊着凭什么女人要做饭?转头又说男人挣钱养家天经地义;

说女性要经济独立,却要求对方提供房、车;

她们痛骂性别歧视,却在需要承担责任时甩出“男人就该有风度,主动承担”的的话术。

这种精致的利己主义,本质是用新的枷锁替代旧的枷锁,把女性必须牺牲换成男性必须牺牲,最终只会强化性别对立的零和博弈

这种对女权的异化,最终伤害的还是女性自身,它让男性对性别平等产生抵触,让社会对女性的合理诉求失去耐心,就好像现在的婚姻市场发生的事情一样。

性别平等的核心从来不是输赢,而是共同创造一个更公平的环境,女性不必因为性别放弃事业,男性也不必因为性别硬扛压力。

现在某些女性的只强调权利,不说义务的论调,就构成了现在极端性别主义的主轴

双输的最终结果

极端性别主义者总觉得男人离不开女人,从而肆无忌惮。

可他们没搞懂一个基本逻辑,婚恋市场的平衡,靠的是双向选择。

当男性觉得进入这个市场就是被压榨,然后退出时,最先被抛弃的,一定是那些既不顶尖又不理性的普通女性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愿意进入婚恋市场的男性,正在向两端集中。

要么是条件极好的优质男,他们有资本挑挑拣拣,普通女性根本够不着;

要么是不想负责的渣男,反正不想认真,那就只是随便扯扯。

而那些本应是普通女性的适配对象的普通认真男性,反而无所适从,黯然离开。

现在的婚恋市场,确实就正在上演这种逆向淘汰。

普通认真的男性退场后,留下的空隙不会自动填上,优质男的选择池里永远挤满人,普通女性挤不进去,渣男看似风光,却没人想当真,不会有结果。

那些总说男人多的是的人,没算过一笔账,合适的人其实没有你想的那么多,他们都走了,最终被剩下的,就是卡在中间,不肯降低期待的普通女性

这种退场还会是一场连锁反应,一个男人被劝退,会告诉身边三个兄弟别傻了,甚至会反弹成某种“极端男权”以做回击。

最终会让整个市场变成恶性循环,男性越退,女性越急,女性越急,要求越极端,女性极端,男性越回击,最后大家退得越彻底,谁也别玩了。

说到底,没人能在失衡的市场里独善其身。把双向选择变成单向索取,看似占了便宜,实则是在透支自己的选择权

当互相理解互相扶持这个婚姻前提消失,剩下的只有互相消耗的空场。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