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中的性需求,如同一条暗流,时而汹涌,时而平静。当一方选择压抑自己的欲望,这些被"憋回去"的性需求,究竟去了哪里?它们会消失吗?还是会以另一种形式重新出现?
一、婚姻中的"性厌恶":从何而来?
"我一看到他就烦,连他碰我一下都觉得恶心。"32岁的小雅(化名)结婚5年,却已经2年没有和丈夫有过亲密接触。这种"生理性厌恶"并非个例,在婚姻咨询中,我们经常听到类似的倾诉。
性厌恶往往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长期负面情绪积累的结果。可能源于:
- 长期未被满足的情感需求
- 婚姻中积累的怨气和不满
- 性生活本身的不和谐
- 伴侣个人卫生或习惯问题
- 产后身体变化带来的心理障碍
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表明,婚姻中每一次负面互动,需要至少五次正面互动才能抵消。当负面情绪不断堆积,身体会先于心智做出反应——产生排斥。
二、被压抑的性需求:三种常见"去向"
1. 转化为身体症状
临床发现,长期性压抑的女性更容易出现:
- 慢性盆腔疼痛
- 月经紊乱
- 偏头痛
- 失眠焦虑
这不是说性压抑直接导致疾病,而是当欲望无法合理宣泄,身体会通过其他方式"抗议"。
2. 变成亲密关系的"毒素"
被压抑的欲望不会消失,而可能转化为:
- 对伴侣的挑剔和苛责
- 莫名其妙的情绪爆发
- 过度控制或疏离行为
如同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所言:"未被表达的欲望永远不会消失,它们只是被活埋,日后将以更丑陋的方式出现。"
3. 寻求替代性满足
部分人会转向:
- 过度工作或运动(通过肾上腺素获得快感)
- 暴饮暴食(口腔期补偿)
- 沉迷网络或游戏(情感转移)
- 发展婚外情感(危险补偿)
三、重建亲密:从身体到心灵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识别真实需求
问自己:
- 是厌恶性本身,还是厌恶与这个人的性?
- 这种厌恶是持续的还是情境性的?
- 背后是否隐藏着未被满足的情感需求?
第二步:非性接触重建连接
从最基础的开始:
- 每天10分钟不带目的的交谈
- 简单的肢体接触(如握手、拥抱)
- 共同进行放松活动(散步、看电影)
第三步:专业帮助
当自我调节效果有限时,可以考虑:
- 婚姻咨询
- 性治疗师指导
- 个体心理咨询
四、婚姻的真相:性不是全部,但回避永远是下策
1. 长期无性婚姻的数据警示:
- 日本"无性婚姻"比例高达47%
- 中国约28%的婚姻处于"低性"状态
- 无性婚姻的离婚率是普通婚姻的2-3倍
2. 但性也不是婚姻的唯一指标:
关键不在于频率,而在于:
- 双方是否达成共识
- 是否有情感上的亲密
- 是否能坦诚沟通需求
3. 最危险的从来不是无性,而是"无话":
当你们不再争吵,也不再交流,这才是真正的危机信号。
结语:被压抑的欲望,是心灵的来信
那些被"憋回去"的性需求,如同未被拆封的信件,终将以某种形式要求被阅读。解决之道不在于强求身体服从意志,而在于重建两个完整人格之间的对话。
正如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弗洛姆所言:"爱不是被合适的人所感动,而是学会看待一个人的艺术。"
讨论话题:你和伴侣经历过"性需求不同步"的阶段吗?是如何度过的?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
发布于: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