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平洋证券”或“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31,939.38万元,较上年减少3.7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005.17万元,同比减少12.17%。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4,462.98万元,较上年增加172,019.76万元,增幅达405.29%,这一数据的大幅变动成为本次年报的一大关注点。同时,公司信用业务融出资金规模较上年末减少13.23%,也是投资者需要关注的重要信息。
关键财务指标解读
营收微降,净利润下滑
2024年,太平洋证券实现营业收入1,319,393,795.14元,较上年的1,370,695,724.74元减少3.74%。主要原因在于投资业务收益受债券收益率下行、高收益标的减少等因素影响而下滑,但零售条线发力使经纪业务业绩提升,投行债券发行业务取得突破,一定程度上缓冲了整体营收的下降幅度。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0,051,705.76元,较上年的250,546,445.42元减少12.17%。净利润的下滑与营收的减少以及成本费用的综合影响有关。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14,602,871.41元,较上年的251,814,813.58元减少14.78%,表明公司核心业务盈利能力面临一定压力。
每股收益下降
基本每股收益为0.032元/股,较上年的0.037元/股减少13.5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031元/股,较上年的0.037元/股减少16.22%。这反映出公司盈利能力的减弱,对股东的回报水平有所降低。
费用控制与结构变化
2024年度,公司发生业务及管理费99,791.12万元,同比增加2.11%,主要源于广告费、人员社保费、电子设备运转费等的增加。尽管营收和净利润下降,但业务及管理费的上升可能反映出公司在市场拓展、人员投入和运营支持方面的持续努力,不过也对利润空间形成了一定挤压。
各业务板块分析
证券经纪业务:把握市场机遇,实现业绩增长
2024年A股市场先抑后扬,交投情绪回暖。公司证券经纪业务积极应对,线上线下联动,精细化运营,客户规模扩大,传统业务增长显著。同时,以券结产品、ETF、指数增强基金为突破口,布局私人财富业务,产品收入稳定。投顾业务和机构业务发展迅猛,业务结构得以优化。报告期内,证券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38,635.60万元,较上年增长18.29%,达到45,607.02万元,营业利润11,373.00万元,较上年增加8,155.99万元。
信用业务:规模收缩,风险可控
2024年A 股市场政策支持,但公司信用业务融出资金规模出现收缩。截至报告期末,信用业务合计融出资金22.62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3.23%,其中自有资金出资的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无融出资金余额,较上年末减少5.84亿元。不过,两融业务余额22.6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81%,新开信用账户同比增幅80.62%,平均维持担保比例为278.24%,风险整体可控。
证券投资业务:收益下滑,挑战犹存
- 固定收益类投资业务:2024年债券市场走牛,但收益率大幅下行,高收益标的减少,尽管公司积极把握市场波动机会,固定收益类投资业务仍实现盈利,但全年收益较上年有所下滑。
- 权益类投资业务:2024年A股市场宽幅震荡,风格转换快。公司权益类投资业务虽持续完善投资交易体系,但市场波动对收益稳定性带来挑战。
投资银行业务:股权融资收紧,债券融资增长
- 股权融资业务:在严监管政策下,IPO及再融资持续收紧。公司股权融资业务加强规范运营,完成英派斯1家再融资项目,注重储备项目质量提升。在评选活动中获得多个奖项,展现了一定的业务实力。
- 债券融资业务:2024年债券发行规模增长,公司债券融资业务抓住机遇,主承销发行债券46只,承销规模196.80亿元,同比上升66%,尤其在云南省昆明市城投公司防风化债工作中表现突出,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资产管理业务:规模微降,结构优化
2024年资管市场规模增长,但公司资产管理规模合计145.21亿元,较上年减少4.94%。其中,单一(定向)产品管理规模27.56亿元,集合产品管理规模99.45亿元,资产证券化管理规模18.20亿元。公司对不同类型产品实施差异化投资管理,固收、固收+产品业绩稳定,同时细分客户需求,丰富产品种类。
现金流分析
经营活动现金流大增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44,629,847.25元,较上年增加1,720,197,603.20元,增幅405.29%。主要原因包括市场回暖,代理买卖证券款较上年增加27.41亿元现金流入;收取的利息、手续费佣金流入的现金较上年增加1.40亿元;拆入资金较上年增加现金流入4.45亿元;回购与返售业务规模减少,较上年减少现金流入14.31亿元;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收回的现金较上年减少1.59亿元。这表明公司经营活动的现金创造能力显著增强,市场回暖及业务策略调整对现金流产生了积极影响。
投资活动现金流稳定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8,906,946.75元,较上年增加6,522,382.17元,增幅12.73%。主要变动原因为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较上年增加0.02亿元;购置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较上年减少0.33亿元;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较上年减少0.24亿元;处置子公司收到的现金净额较上年减少0.06亿元。整体来看,投资活动现金流相对稳定,公司在投资布局和资产处置方面保持着一定的节奏。
筹资活动现金流改善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711,629.15元,较上年增加121,794,816.23元。主要原因是发行收益凭证收到的现金较上年增加0.60亿元;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较上年减少0.60亿元。这显示公司在筹资策略上有所调整,通过合理安排债务融资和收益凭证发行,改善了筹资活动的现金流状况。
风险因素分析
信用风险
公司主要因持有债券、开展融资融券业务而面临信用风险。报告期末,融资融券业务融出资金228,868.19万元,较上一年末增长10.51%。债券类投资期末市值结构有所变化,需关注信用评级较低债券的违约风险。
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主要源于利率和股票价格变动。报告期末,自营债券类投资规模占总资产19.73%,自营股票持仓规模占总资产0.88%。市场波动可能对投资收益产生不利影响,公司需加强市场风险监测和管理。
流动性风险
尽管报告期内公司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率监管指标均符合要求,资产负债率为14.26%,流动比率为6.31,速动比率为6.31,但仍需关注市场波动对资金流动性的潜在影响,确保有足够资金满足业务需求和债务偿付。
高管薪酬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1,779.44万元。其中,董事长郑亚南9.60万元,总经理李长伟223.18万元。高管薪酬与公司经营业绩和岗位绩效挂钩,在公司净利润下滑的情况下,投资者可能会关注薪酬与业绩的匹配度。
总体而言,太平洋证券在2024年面临市场挑战,营收和净利润有所下滑,但经营活动现金流大幅增加,显示出一定的经营韧性。各业务板块表现分化,信用业务规模收缩,投资银行业务债券融资增长。未来,公司需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加强风险管理,提升盈利能力,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投资者在关注公司业务发展的同时,也应密切留意各类风险因素对公司业绩的潜在影响。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